9Marks Journal: Ecclesiology for Calvinists (62-63期:加爾文主義者的教會論)

If you are not a Calvinist, this 9Marks Journal is not for you. It’s for my Calvinist brethren. We need a group huddle, friends, specifically on the topics of ecclesiology and how we do ministry. Here’s big idea number one: what you believe about God and salvation should impact how you view the church and do ministry. Soteriology impacts ecclesiology. I trust you agree with that at least in principle. The thing is, it’s easy for us to own the label Calvinist yet remain revivalistic. That’s big idea number two. The biggest threat to Calvinism isn’t Arminianism, but pragmatism.

如果你不是一個加爾文主義者,本期期刊不是爲你準備的,而是針對我的加爾文主義者的弟兄們。我們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別是討論教會論以及如何事奉的話題上。

第一個要點:你相信的有關神和救恩的真理應該影響你對教會和事奉的觀點。救恩論影響教會論。我相信你至少大體上同意這點。

問題是,我們很容易給自己貼上加爾文主義者的標籤,但是骨子裡仍然是奮興主義,這是第二個要點。加爾文主義的最大威脅不是阿民念主義,而是實用主義。

西方文化充斥著自負和實用主義,我們都天然地認同第二次大覺醒,而不是第一次大覺醒的做法。在查爾斯·芬尼和比利·桑代的時期,這意味著信靠我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普遍的蒙恩之道說服人信主。今日則是認爲我們能「修正」我們的治理架構以及事奉實踐,從而結出更多果子。又或者,我們渴望在城市中通過社會學的力量改變城市來收穫「福音大爆炸」,我會說,這與芬尼依靠心理學的能力使人從聲名狼藉的焦慮座走向講台沒有什麼不同。

如果這些對歷史的涉及對你來說是嶄新的,我極其鼓勵你從Michael Lawrence的文章「加爾文主義者們,別再鼓吹你們的奮興主義了」開始,其詳細解釋了復興與奮興主義的區別。我們應該爲復興禱告,不要陷入心理學運動和實用主義式的奮興主義。Owen Strachan的文章對於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有很重要的發現。同時,Collin Hansen的文章提供了對「年輕、求變、改革運動」及其過去十年所發生之事的更新。

Matt Merker、Patti Withers、Sam Emadi、Steve Wellum、Jonathan Worsley、Jeramie Rinne、Alex Kocman、Greg Turner、Raymond Johnson以及我自己的文章探索了救恩論與教牧實踐之間聯繫的具體方面。請特別留意Alex Duke的文章「人心敗壞,以爲教會只關己:全然敗壞教義如何顛覆吸引主義」。

談到加爾文主義者的圈子,Aaron Menikoff, JA Medders、PJ Tibayan和David Schrock分享了教牧智慧,是我們所有人需要傾聽的。他們提醒到,讓我們對耶穌和他的話語投入真正的熱忱,而非加爾文主義。

如果你不是加爾文主義者,但是仍願瀏覽本期內容,請留步。我會這樣說:我們希望你會同意我們期刊所推崇的許多實踐,因爲我們都嘗試從聖經中尋得真理。我們也爲我們的福音夥伴關係感恩。我們也許在救恩論上有不同,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共同認信聖經明確啓示所要求的事奉委身,無論是成員制、教會紀律、忠心牧養、福音佈道以及傳講神話語的中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