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Marks Journal: Mercy Ministry in the Church (33期:教會裡的慈惠事工)

Bottom line: the local church, institutionally speaking, is called to teach. That is its job. Lose that, you lose everything. But that institution is made up of human beings who must go and do. And where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staff time, budget monies, etc.) are available for something more than teaching, they might be wisely and wonderfully stewarded in helping church members to pursue the good deeds that Jesus commands them to do. For these reasons, 9Marks wants to offer constructive help for how local churches might pursue such organized mercy ministry.

過去的幾年間,九標誌提出過幾次對於地方教會使命偏離的警告。我們相信地方教會的存在是爲了造就門徒,教訓他們遵守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命令。因此,地方教會、牧者、聚會以及任何教會資源都應當委身於在愛中教導真理,以此裝備聖徒服侍。慈惠事工對於神的百姓來說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對於體制性教會而言,話語的事奉某種程度上是最核心的,而組織性的和架構性的慈惠事工項目不是。話語的事奉就好像賦予教會內外一切信徒事工之生命的水一樣。

但是如同每個幼教老師所知道的,教導孩子建塑料小屋與願意手沾膠水與他們一起建造是密不可分的。有時對於體制性的地方教會而言,這是同樣的道理。爲了實現太28章和弗4章的使命,教會也需要實踐所教導的。不僅要教導聖徒成爲基督徒的意義,也提供自然的管道來組織和促進他們基於新創造而擁有的愛心參與慈惠事工。

底線是:地方教會就其體制性而言,被呼召去教導聖徒。這是其本分的工作。失去這一點,就會失去全部。但是教會是由會行動做事的人組成。而體制性教會的資源(同工的時間,經濟預算等等)可用於教導事奉以外的方面時,其需要被智慧地管理,以幫助教會成員預備行耶穌命令門徒所行的善事。

基於以上理由,九標誌期待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幫助,使地方教會得以尋求有組織的慈惠事工(澄清:一些長老會的傳統會使用「慈惠事工」指代某個教會內對其會員物質需要的服侍性關懷。我們對這個詞的使用更寬泛)。Jamie Dunlop在開篇給我們所能想到模式的最佳大圖景。我們並不會爲任何一種「九標誌式」的理念或方法完全地背書,但是Dunlop的模式卻十分有洞察力,至少對於富有的西方教會而言。

提摩太·凱勒接著給我們一幅更大的畫面:我們真的認爲講道是最首要的嗎?是的。而這又如何引領其它方面呢?請讀凱勒的文章。

Mike McKinley正確地將慈惠事工與傳福音相聯,而Kevin DeYoung就如何區分這兩者提供了智慧的建議。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呢?

John Lauber、Jamie Dunlop和Layla Wilder就具體的方面,比如怎樣與窮人交流提供了實際的建議。還有David Apple、J. D. Greear和Justin Holcomb給了我們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幫助我們看到教會如何參與慈惠事工。他們都首先告知你,他們並沒有在所有事上都做得有智慧,也不是做的每件事都值得複製(當我們去做時才真正明白!)然而,你仍然可以從中找到一些鼓舞你的方面。